□清秋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年年有鱼”寓意着富足和吉祥,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每当春节来临,我家的餐桌上总少不了一道色香味俱佳的鱼,而我最喜爱的是母亲做的清蒸石斑鱼。那是母亲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每年除夕一大早,母亲就赶到市场购买石斑鱼。她会仔细地在摊位上精心挑选,确保鱼体完整、鳞片紧密、鱼眼明亮,因为只有这样新鲜的鱼,才能做出最美味的清蒸鱼。
回家后,母亲便开始系上围裙忙碌起来。她先将鱼宰杀、洗净,去掉内脏,刮去鳞片,再在鱼的背部划上几刀,以便入味。接着,用盐、料酒和葱姜丝腌制,这样可以让鱼肉更加鲜美。
腌制十几分钟,便开始蒸鱼了。母亲先在蒸锅里加上足够的水,大火烧开后,将腌制好的鱼放入锅里,盖上锅盖,大火蒸煮。蒸鱼的时间最为关键,而母亲总是能准确地掌握火候,让鱼肉刚好熟透而又不失鲜嫩。
在蒸鱼的间隙,母亲调制了一碗特制的酱料。那是她多年烹饪经验的结晶,里面有姜丝、蒜末、酱油、料酒,还有一点点糖提鲜。
蒸好的鱼出锅后,母亲迅速地倒掉盘里的鱼汤,以减少腥味。接着,在鱼身上撒上香菜和葱段,浇上一些热油,激发出鱼肉的香味。最后,再淋上特制的酱料,一道色香味俱佳的清蒸石斑鱼便大功告成了。
当母亲把鱼端上桌时,总不忘笑着说一句:“年年有余,事事如意,天天开心。”我顾不上烫嘴,便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鱼肉的鲜嫩、葱姜蒜的清香以及酱料的醇香,全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让人爱不释口的美味。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母亲对家人的爱和祝福,都凝聚在这道清蒸石斑鱼里了。
母亲做的清蒸石斑鱼还承载着一种特殊的情感。每年除夕,当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这道菜肴时,我们总会回忆起过去一年的点点滴滴,分享着彼此的快乐,温馨而又热闹。而母亲,总是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我们。看着我们津津有味吃鱼的样子,听着我们的夸赞,眼神里充满了满足和幸福。
如今,我也早已为人母了,每年春节,我也总会做一道清蒸鱼给儿子吃。但是,我依然会想起母亲做的清蒸石斑鱼,想起那份独特的味道和情感,那是母亲无声的爱。我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我身在何处,那份味道和爱都会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心中永恒的年年有“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