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人民法院榜头人民法庭积极联合基层和行业等多元调解力量,打造坚实可靠的诉调对接平台,实现解纷工作“倍”增效应。去年以来,该法庭成功调解案件600多件。
■强化司法供给
完善“规则之治”
榜头人民法庭负责榜头、钟山、游洋、石苍4个乡镇的案件,辖区内人口众多,经济活跃。作为红木古典家具的核心生产销售区,榜头镇拥有各类工艺企业近2000家,配套的电商产业发达,各类矛盾纠纷纷繁复杂。
因为行业惯例,红木家具领域的买卖合同往往带有一定的相似性。榜头人民法庭结合当地交易习惯,以规则引领规范,通过“示范性判决+调解”的方式,开辟出高质量化解矛盾纠纷的“高速通道”。
为了完善“规则之治”,榜头人民法庭一方面加强内部的案件研判,逐案剖析问题,补齐工作短板,另一方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学起来”,将普法队伍带到企业身边,将辖区群众请到法庭,强化司法供给。
■主动下沉一线
融入基层治理
某兽医站由职工集资建房,店面供职工无租金使用10年。职工林某在使用店面期间,未经同意便将该店面出售。兽医站要收回店面,双方发生争议,多次调解无效并引发诉讼。
为及时妥善化解,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榜头人民法庭经办法官邀请属地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多次前往现场调解。经过反复沟通和释法,双方矛盾得以有效化解。
该案件的成功化解,得益于仙游县人民法院建立的“一庭两所”矛盾纠纷联调机制。榜头人民法庭充分发挥联调机制作用,结合“三官一律”下沉工作,主动参加辖区各乡镇的“矛调例会”,积极融入综合治理格局,自觉服务党委中心工作。
此外,榜头人民法庭还深挖司法审判数据潜能,对辖区内的各类纠纷进行数据分析,深入剖析其成因、特点及发展态势,并与各乡镇干部进行会商,对辖区各村镇进行“法治会诊”。
■汇集调解力量
织密解纷网络
去年端午假期的第一天,榜头人民法庭庭长朱义成在地方居委会干部的协助下,促成了一起相邻权纠纷案件成功调解撤诉。
因隔墙卫生间及墙内的水管漏水,林阿婆与林老汉发生争执,诉至法庭。该案从诉前到诉中经过多次调解,制定了数次维修方案,但均因落实效果和赔偿问题出现反复。
遵循着“依靠群众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枫桥经验”,朱义成联系了居委会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发挥其“离得近、叫得应、接地气”的优势,与双方当事人深入沟通、释法析理,最终促使两位老人家握手言和。
榜头人民法庭还引入行业协会力量,探索建立“红木行业(商会)调解+司法确认”纠纷快速化解机制,行业协会的专业人士对红木的生产工艺、产品标准的鉴定评估和专业性建议,可以弥补法官专业知识的不足,从而提高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提高诉讼效率、节省诉讼时间。
下一步,榜头人民法庭将继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为引领,通过高效、便捷、公正的司法服务,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解决,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期待、新要求。
全媒体记者 陈艳艳
通讯员 周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