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1:民生
~~~——园庄镇塔兜村推行“四必访五必清六必到”工作法
全市首家红色主题影院授牌~~~
~~~
~~~——萩芦镇林美村林下生“金”绿富共赢
~~~家校社联合举办亲子共读活动
~~~
~~~
党群连心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园庄镇塔兜村推行“四必访五必清六必到”工作法

  今年以来,仙游县园庄镇塔兜村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抓牢党建工作与居民幸福生活交融“关键点”,创新推行“四必访五必清六必到”工作法,为全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有效途径,激发了基层治理的“大能量”。

  塔兜村地处园庄镇东大门,是园庄慈孝文化的发源地。全村总人口4892人,常住人口1871人,共有山地面积8000亩、耕地面积1320亩,先后获评“市级文明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等。

  为大力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园庄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党支部聚焦基层容易出现的矛盾纠纷、特殊群体、安全隐患等各类问题,结合村情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途径,今年初创新推行了“四必访五必清六必到”工作法,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新活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这项工作机制的推出,凝聚着乡村发展的力量,搭建起党群沟通的“连心桥”,让乡村治理更精细、更高效,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其中,“四必访”,即该村“两委”干部对辖区刑满释放人员做到每季度必访,对困难群众、残疾家庭、暂住人口、重点帮扶人员做到每月必访,独居孤寡老人每半月必访。此举让村民的困难被看见、需求被倾听,温暖在村庄传递,访出了“民生温度”。

  该村理清治理脉络,推行“五必清”,即村“两委”干部对常住和非常住人员的家庭情况、人员流向必清,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必清,对重点稳控对象、隐患矛盾必清。同时,明确化解稳控责任人、制定化解稳控措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全力把不稳定因素扼杀在萌芽,保障乡村和谐稳定。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该村推行的“六必到”,即村民家庭变故、村民突发生活困难和发生邻里纠纷、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治安案件时,村“两委”干部必到。此举充分彰显了村“两委”干部的责任担当,推动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引发了积极的连锁效应。该村春节前在上下合力下实现长者食堂揭牌、村道通车剪彩的“双喜临门”。

  “四必访五必清六必到”聚党心、暖民心。如今走进塔兜村,随处可见村干部忙碌在“四必访五必清六必到”的为民服务路上,及时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着力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勾勒出一幅温暖、和谐、发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在“四必访”方面,通过定期走访,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就业的比例大幅提升,其中29人已在本地企业稳定工作,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困难群众、残疾家庭等得到及时帮扶,66户受助家庭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7名残疾村民获得了适配的辅助器具;独居孤寡老人切实感受到关怀,内心不再孤单。

  “五必清”的落地落实落细,让塔兜村的治理更加科学高效。该村还合理分配了3项公共资源,有效满足了村民公共服务需求,并及时维护村里4个公共设施,1个新设施项目顺利规划建设,成功化解了5起潜在纠纷,营造了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在践行“六必到”中,该村“两委”干部响应迅速,已处理1起村民家庭变故、2起突发生活困难、8起邻里纠纷等事件,促使村级治理科学有效。在一次突发火灾中,村干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救援,疏散群众,将损失降到最低,保障了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陈国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检察 新媒体
   第A4版:国内国际
   第B1版:民生
   第B2版:秀屿观察 追新族
   第B3版:北岸观察 快乐写作
   第B4版:文体 图说
党群连心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面向“光荣之家”提供优惠观影服务
硬币兑换解民需
枇杷树下套种红松茸
领略家乡文化独特魅力
应急演练防患未“燃”
长者食堂暖民心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民生B1党群连心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2025-02-28 2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