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茂申(四年级)
今天,我在一本课外书上看到了一种自制“电话”的方法。我感到十分好奇: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它真的可以像家里的电话那样通话吗?它依据的是什么原理?……一个个问号像雨后春笋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冒了出来。于是,我决定自制一个“电话”。
我翻箱倒柜,终于找出了两个纸杯和一根长长的棉线。我小心翼翼地用针在每个纸杯的底部各打一个洞,把棉线穿过去,再把两个纸杯系在一起,最后打个结。这样,纸杯就像守纪律的士兵一样挺立着,不会从棉线上滑落了。
“电话”终于完成了!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实验。我轻轻地拿起一只纸杯,罩住自己的耳朵,让爸爸拿起另一个,然后对着纸杯说话。可是,纸杯里什么声音也没有。难道书上说得不对吗?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又拿起书,细细地看了起来。
“找到了!”我终于找到原因了!在书上的示意图中,棉线是绷得紧紧的,而我们的棉线却很松,无精打采地耷拉着。于是,我们把棉线绷得很紧,再次尝试通话。这次,我听见了!“听见了,爸爸,我听到你的声音了。嗯,只是听到的声音有点低沉。”我高兴地欢呼起来:“成功啦!我成功啦!”
声音为什么能通过棉线进行传递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上网查了查。原来,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来传播的,而棉线是固体,传递声波的速度能力快于空气。当一方说话时,声音引起的振动会通过棉线传递到另一端的纸杯,从而使对方听到说话声。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