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地胶上跃动的荧光标尺、AI跳绳机实时跳动的数字、古桥拱形道具上的平衡挑战……我市各大小学的校园里,“微调整”后的课间十分钟,正以创意和科技为笔,绘就一幅幅“五育融合”的生动图景。
课间改革,是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转变,更是教育实践的一次大胆探索。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将课间十分钟充分利用起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传统的课间,往往是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缺乏系统的规划与引导。而如今,我市各校通过精心设计的课间活动,将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了课间十分钟。AI技术的引入,让孩子们在课间也能接触前沿科技,培养科技素养;非遗传承活动的开展,让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增强文化自信;知识游戏和团队协作项目,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课间的内涵,更拓展了育人的外延,让课间成为教育的“第二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课间改革的成功,离不开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积极谋划、精心组织,为课间改革提供了坚实保障;教师们发挥专业优势,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家长们的支持与配合,也为课间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正是这种协同合作,让课间改革得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课间“小切口”撬动育人“大变革”,是我市教育创新的一个缩影。它启示我们,教育的创新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大胆尝试,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让我们继续探索、不断前行,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更多美好的教育体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郭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