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举办莆阳御史文化新闻沙龙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这体现了莆田市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践行‘两个结合’,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沙龙上,福建师范大学纪检监察学院院长陈超凡认为,新征程上,我们应深入挖掘莆阳御史文化的精神内涵,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历史之光映照现实之路,用时代精神激活御史文化。
陈超凡以《“御史风骨”何以可能——莆阳御史文化精神的内涵探赜》为题,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忠贞报国、忠肝义胆的爱国情怀,是莆阳御史文化精神的底色。”陈超凡说,莆阳御史文化精神中,爱国主义情怀是其最为本质的精神特质。这一情怀不仅体现在传统意义上的忠君报国,更体现为忧国忧民、担当尽责的政治操守,以及在国家危难之际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莆阳御史文化精神里的爱国情怀,在新时代依旧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陈超凡认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政治哲学的核心命题,深刻揭示了政权巩固与民众福祉之间的辩证关系。蔡襄等莆田御史群体的爱民为民思想,对当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和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切实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敢言敢谏、刚正不阿的担当精神,是莆阳御史文化精神的亮色。”陈超凡表示,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体系中,御史不仅肩负着纠弹百官、监督朝政的重要职责,还承担着维护政治清明、捍卫公平正义的核心使命。莆阳御史群体以敢谏敢言的精神品质安身立命,体现出对国家利益和自身职责的高度忠诚。这种担当精神,在当下纪检监察工作中依然不可或缺。
“砥砺品行、崇德修身的优良作风,是莆阳御史文化精神的成色。御史是古代政治监督的重要力量,这支队伍如何赢得人民信任、完成自身使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身正’。‘身正则影直,行端则民服。’莆阳御史不仅在朝堂上敢言直谏,在日常生活中也清贫自守、廉洁为本,是严于修身、严于律己的典范。比如,清代御史彭鹏,奉行‘清白为吏’的祖训,布衣蔬食,反对奢华,谢拒寿宴,清官于成龙为其题匾‘帝眷忠清’。”陈超凡谈道,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这正是对“修齐治平”理念的传承和激活,也是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原因。我们应从莆阳御史群体的修身之道中汲取养分,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加强道德修养,严守纪律底线,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陈超凡认为,自警自省、勇于纳谏的宽广胸襟,是莆阳御史文化精神的气色。御史制度的先进性,体现在将监督权与监察者自身自律机制相结合。莆阳御史文化精神中的“自警自省”传统,是其政治担当和政治文化自觉的集中体现。比如,明代御史陈茂烈退休返乡后,种菜贩卖于西门兜,婉辞官俸,安贫乐道,一畦芥蓝见证其将耕读修身化为活态自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当下,我们强调“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都应从“照镜子”开始。莆阳御史的自警自省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
最后,陈超凡表示,莆阳御史文化是历史的,更是现代的;是福建的,更是世界的。我们要守护好、传承好、发扬好莆田御史文化精神,大力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不竭的“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