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3:天平 晚晴
司法温情绘就万家和谐
——秀屿区人民法院立足家事审判工作
  秀屿区人民法院联合区妇联、东峤镇政府干部等在东峤巡回审判法庭开展离婚案件调解工作。

  家庭作为社会的微单元,家事审判不仅是法律问题,更关乎情感伦理。近年来,秀屿区人民法院立足区域实际,秉持“以调促判、法润万家”理念,将家事审判工作作为司法为民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构建“1234”工作模式,在维护家庭与社会稳定的征程中,书写有温度的司法答卷。2024年以来,该院共受理家事纠纷1714件,审结1713件,结案率达99.94%。

  秀屿区人民法院依托“全市一张图”,构建以“法院+”协同治理为核心的工作体系,将司法保护的触角延伸至社会末梢,织密家事司法守护网。深化法检协作,与区人民检察院签署《携手帮扶弱势群体,共商支持起诉机制》倡议书,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依法支持起诉维权20余件,帮助39名群众追索赡养费、抚养费、赔偿金等37.94万元,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

  该院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让法治教育滋养青春成长。选派6名业务骨干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积极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林青述”宣讲团送法进校等活动,播撒法治种子。同时,开展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我是小法官等活动,邀请学生走进法院,沉浸式感受司法氛围,厚植青少年法治信仰。

  深耕源头治理,秀屿区人民法院以调解平台、驻村法庭为双引擎,推动家事矛盾“止于未发、化于萌芽”,从源头减少家庭矛盾纠纷发生。

  该院建立村居(社区)、乡镇(街道)调解中心、人民法庭三级联动调解机制,法官、人民调解员、基层干部协同发力,将法律原则与乡规民约、道德情理相融合,做细当事人思想工作,引导当事人合理合法解决矛盾纠纷,力促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弭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家事纠纷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1.49%,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常态化下沉一线,通过针对性普法、背对背调解等方式缓和当事人对抗情绪,引导双方平和、理性处理纠纷。

  为创新普法模式,秀屿区人民法院以“三步走”策略,让法治观念如春风化雨,滋养民心,引领风尚,绘就文明和谐新图景。该院联合区级相关单位,深挖本土文化,以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婚俗为主题,精心打造《婚嫁新风吹万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情景剧,通过方言演绎、乡情共鸣,让法治教育“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发挥湄洲岛低聘金示范效应,助推婚嫁新风落地。大力宣传“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事迹,让法治精神与优良家风交融互促,引领婚嫁新风尚和家庭文明建设,让文明新风吹遍万家。

  面对家庭暴力这一社会顽疾,该院坚持“零容忍”态度,构建“四位一体”防护体系,坚决向家暴说“不”。对涉家暴案件开通绿色通道,方便当事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受理立案后迅速排期开庭、查明事实、作出裁定,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4.44天,做到快立案、快审理、快执行,确保当事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司法救济。

  同时,充分发挥司法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联合区妇联、民政、公安等部门,开展反家暴普法宣传活动,采取以案释法、提供法律咨询、发放宣传手册等普法形式,推动全社会提升反家暴意识,守护家庭安宁底线。

  全媒体记者 陈丽明

  通讯员 林晓敏 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国内国际
   第A4版:看点
   第B1版:产经
   第B2版:城厢观察 教育
   第B3版:天平 晚晴
   第B4版:卫生
司法温情绘就万家和谐
举办司法警察“五项全能”竞赛
淬炼过硬作风 提升司法质效
携带刀具进法庭 批评教育化坚冰
现场办事体验 回应群众需求
“狗咬人”惹纠纷 法官耐心调解
为民巧解“千千结”
开展养老护理培训
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净化老人消费环境
图片新闻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天平 晚晴B3司法温情绘就万家和谐 2025-07-16 2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