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文/图
7月16日,城厢区综治中心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工作站迎来一对母子。正值暑期,放假在家的男孩因日常琐事与母亲产生激烈冲突。母亲身心俱疲,带着儿子来求助。
综治中心组织接受过心理专业培训的义警队员、社区民警等组成调解团队,通过“圆桌对话”,面对面倾听男孩和母亲的倾诉。
“非得成为火炬吗?一根火柴点燃也有热量。”调解现场,义警队员以“火柴与火炬”的比喻开启对话,引导母亲反思教育期望值,逐步消解双方对立情绪。
“暑假亲子共处时间骤增,电子设备使用、作息安排等问题引发的争执呈高发态势。”凤凰山派出所社区民警黄秀金说,近来工作站重点为未成年人及其家庭提供免费心理咨询。
记者了解到,6月底,城厢区综治中心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工作站揭牌成立,由凤凰山派出所组建的智心义警队和莆田“愈见”心理咨询师团队组成联合服务小组,实行轮驻,每周4天驻站服务。
城厢区综治中心矛盾调解组管理员欧永滨介绍,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工作站依托“全市一张图”平台,构建部门、属地联动的“1+N”工作机制,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位一体”力量,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全链条服务体系。
工作站运行以来,经属地动态排查及平台数据分析研判,预警出全区9名重点未成年人,其中遭受侵害、处于困境的需要保护未成年人有5名,存在不良行为、需要干预的未成年人有4名。目前已在“城厢区未成年人保护平台”建立“一人一档一策”,动态更新成长轨迹,定期分析评估,边运行边总结边提升。
工作人员打开平台介绍,依托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工作站,城厢区创新实行“一令五单”工作机制,通过“线上派单+线下联动”模式,实现对重点未成年人的动态跟踪与闭环管理。“一令”即保护令或干预令,“五单”为派出所对接单、司法所告知单、区直部门提示单、村(社区)跟踪单、监护人通知单。各责任单位在线上通过平台完成预警指令分流,在线下开展走访、教育、帮扶、矫正等,任务办理情况录入平台全程留痕,便于协同会商研判,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从单一受理向协同办理转变。
新闻链接
城厢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教导员兼区综治中心负责人林辉介绍,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工作站启用,打破部门壁垒,形成跨领域协作,实现“监测、预警、处置、救助、跟踪”全链条服务管理,把未成年人保护落实到“最小治理单元”和“最后责任主体”,形成未成年人分级“一站式”保护工作站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