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洪颖)暑假期间,未成年人遭遇游戏诈骗案件增加。诈骗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游戏聊天窗口,投放“免费送皮肤”“赠送稀有装备”等广告,设下层层圈套,诱骗未成人打开屏幕共享,非法窃取其家人银行卡金额。
7月9日,一名8岁的孩子在玩一款手机游戏时,有陌生网友以赠送游戏皮肤为由,诱导其登录指定的QQ账号,并打开屏幕共享功能非法读取其家人的信用卡账号、支付验证码等,以信用卡网购模式消费7万余元。孩子的爷爷发现自己的信用卡被骗刷消费时,紧急向警方求助。
记者了解到,诈骗分子除了以“免费福利”为诱饵吸引未成年人外,还冒充警察、法官、官方客服等多种身份,通过掌握未成年人的心理活动,诱骗威胁未成年人下载“腾讯会议”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实施诈骗。
莆田警方提醒市民,任何要求屏幕共享的操作都是诈骗信号。家长应筑牢第一防线,为自己、家人等手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关闭相关免密支付,设置大额消费提醒,绝不告知孩子支付密码。此外,不点击陌生链接、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转账汇款要多方核实,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