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1:民生
校地协同推进产学研合作——~~~
~~~白塘镇奖教助学结硕果
~~~——户外消暑背后风险隐患探访
~~~
~~~仙游农技人员一线支招减灾自救
~~~
~~~
野泳者无视安全警示
——户外消暑背后风险隐患探访
  ▲泗华郊野公园吸引众多泳者。

  ▲人们在三迪希尔顿逸林酒店游泳馆畅享清凉。

  时下已进入“热辣滚烫”的三伏天,动辄30℃以上的高温,让不少市民渴望到水中觅一丝清凉。7月25日,是第5个“世界预防溺水日”,记者来到市区泗华郊野公园探访。

  当天下午4时30分,记者看见许多人停好车后向郊野公园走去。公园随处可见“水深危险”“预防溺水”的安全警示牌,沿泗华溪边小道走着,十多人正在这里“野泳”,其中不乏带着孩子的家长。几个常来游泳的“老泳客”告诉记者,这里景色独好、水质清澈,夏天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到此消暑。“在户外游泳地方宽敞,不像室内游泳池,只能来回掉头游。我天天都来,一般游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正在岸边热身的大爷王永昌说。谈及“野泳”的安全问题,他自称游泳高手,并且戴着救生浮球。

  下午5时许,前来泗华公园游泳的更是大有人在。距离岸边较近的区域,家长们带着孩子嬉戏玩水;溪流中心区域则有不少爱好者正在游泳。大家的泳具五花八门,有游泳圈、救生浮球。有人撑着小艇,在溪水中顺流而行。但是,还有人未携带任何救生设备,就直接下水。

  当日下午4时30分至5时30分,记者在泗华公园走访观察了1个小时,现场未发现水上救援人员和巡逻人员。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6月22日,泗华溪发生了一起“野泳”溺水事件,幸亏3名男子见义勇为才避免了一场悲剧(详见本报6月29日相关报道)。市红十字真心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队员宋华提醒,户外游泳,应随身带好救生浮球、游泳圈等救生器具。遇到特殊情况或者他人遇到危险时,应保持冷静、大声呼救,慢慢向岸边游去,切记不要对抗水流,否则会出现体力不支,从而发生其他危险。

  在市区三迪希尔顿逸林酒店5楼,市民林俊铭正教自己的孩子游泳。他告诉记者,游泳是一项关键技能,紧急时刻能够救命,所以暑假期间便带着孩子来泳池学习。“室内泳池安全、卫生,水质各项指标都能查询,还配备有专门的救生员。野外情况复杂,我是绝对不允许孩子在外面下水游泳的。”林俊铭说。

  相较于室内泳池,野外水域隐患重重,看似平静的山塘水库、江河水潭等水域上下层温差显著,人体入水后有可能因温差导致抽筋;水温的骤变还可能引发应激反应,增加溺水风险。更值得警惕的是,野外水域缺乏专业救生人员,一旦发生意外极易造成严重后果。游泳时若发生抽筋,会感到疼痛并本能地试图呼救。此时容易呛水,进而引发喉头痉挛和声门闭合,导致无法发声呼救。当溺水者无法呼吸时,会因缺氧感到恐慌,身体变得僵硬,更容易下沉。

  急诊医学科医生提醒:溺水者多因声门闭合导致缺氧窒息。因此,在溺水急救的黄金4分钟内,首要措施是立即为溺水者通气。若溺水者已失去意识,其急救方法与心源性心脏骤停不同,应首先给予5次人工通气,然后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务必向周围呼救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全媒体记者 林雨寒 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妈祖 快评
   第A4版:国内国际
   第B1版:民生
   第B2版:荔城观察 生态
   第B3版:三湾潮
   第B4版:金融周刊
打造“蔡襄家的荔枝”IP
一个村3年出了2个北大清华生
野泳者无视安全警示
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
多重措施应对水稻倒伏
上门助残解难题
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民生B1野泳者无视安全警示 2025-07-29 2 2025年07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