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刘永福)连日来的强降雨天气导致仙游县超3000亩早稻大面积倒伏,部分田块倒伏率高达50%,给丰收在望的早稻带来严峻挑战。灾情发生后,该县迅速启动农业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县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组织多支农技专家队伍,冒雨深入赖店、龙华、鲤南等受灾乡镇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科学开展减灾自救。
针对暴雨后最紧迫的稻穗浸泡和田间积水问题,现场指导的农技人员详细介绍了关键措施:首先,抢排积水是当务之急。“稻穗浸泡超过48小时,损失将急剧增加”。必须争分夺秒疏通沟渠,排除田间积水,这是防止稻穗长时间浸泡腐烂、发芽的关键。应立即组织人力或利用小型水泵,迅速清理、加深田边排水沟和田间腰沟,确保积水快速排出,尤其要优先排干稻穗被淹没的田块。
其次,科学扶正倒伏植株。对于倒伏但茎秆未折断的水稻,农技人员指导农户待田间积水排干、土壤稍干后,小心地将稻株扶起。“扶正时要轻,尽量减少二次损伤。可以将几株水稻轻轻捆扎在一起,相互支撑,或者用竹竿等辅助支撑固定,帮助其恢复直立生长。”农技人员特别提醒,对于茎秆已折断或严重匍匐贴地的植株,强行扶正效果有限且可能造成更多伤害,应谨慎操作。
此外,清理枯叶,促进通风。及时清理覆盖在稻株上的枯枝烂叶和杂物,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因湿度过大引发的病害风险。
减灾自救的关键是待天气转晴及时抢收。农技人员叮嘱农户,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一旦出现连续晴好天气,必须集中力量优先抢收倒伏田块的水稻。倒伏稻谷易发霉、发芽,且收割难度大、损耗高,延误收割将导致品质和产量进一步下降。”
除了技术指导,仙游县农业农村局迅速联合保险公司开通农业保险理赔绿色通道,要求48小时内完成受灾面积现场核定,7日内将预付赔款发放到受灾农户手中,以最快速度缓解农户资金压力,支持恢复生产。保险公司已加派人手,简化流程,加快勘查定损和理赔进度,力求最大限度减少农户因灾损失。
目前,在农技人员的科学指导和各项应急措施的保障下,受灾地区农户们正全力以赴开展生产自救,力争将暴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力保来之不易的粮食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