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3:天平 晚晴
用温情和专业守护群众权益
——城厢区“法院+综治”协同调解机制成效显

  8月6日,城厢区综治中心暖意融融,两面写着“秉公调解止纷争 尽职尽责暖民心”“倾心调解化纠纷 真心相助护学子”的锦旗先后送到工作人员手中。

  第一面锦旗事关一场生死纠纷的化解,温情调解令人动容。

  时间回溯到5月17日,华亭镇西许村一个工地突发事故,施工员魏某某在作业时不幸身亡。家属陷入巨大悲痛,与涉事企业在赔偿问题上产生分歧,矛盾一触即发。

  接到调解申请后,城厢区人民法院派驻干警第一时间介入,城厢区综治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双方组成联合调解小组。他们既当“倾听者”,耐心了解诉求,并安抚家属情绪,又结合《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为双方解读赔偿标准与法律边界。在协调中,多次组织建设单位、承建单位与家属面对面沟通,从责任认定到补偿金额,逐字逐句梳理分歧。经过连续多日的奔波与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面锦旗背后是一场校园意外的巧妙化解。

  6月上旬,一名学生在校意外受伤,双方家长因医疗补偿问题产生纠纷,他们各执一词,矛盾逐渐升级。

  得知情况后,城厢区人民法院派驻干警与综治中心“1+N”人民调解委员会迅速联动。他们先到学校了解事件经过,调取监控、询问目击者,厘清责任边界,再分别与双方沟通,用“孩子健康第一”的共情点拉近距离,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条款释法明理。

  “赔偿不是目的,让孩子尽快康复、让家长解开疙瘩才是关键。”调解中,派驻中心干警既讲法律规定,又谈邻里情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责任方一次性补偿1800元,涵盖医疗费、营养费等各项损失。

  这两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城厢区“法院+综治”协同调解机制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城厢区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化解矛盾纠纷,法院派驻干警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工作,将法律专业优势与基层治理经验无缝衔接,让矛盾在萌芽时化解、纠纷在调解中平息。

  下一步,城厢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擦亮“法调协同”品牌,用更专业的服务、更暖心的态度,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暖人心。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陈俊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国内国际
   第A4版:看点
   第B1版:产经
   第B2版:城厢观察 教育
   第B3版:天平 晚晴
   第B4版:卫生
用温情和专业守护群众权益
深入基层法庭精准“送教上门”
无证运输危化品获刑
图片新闻
“面对面”见证执行 “零距离”感受公正
聚焦质效 共谋提升
普法不放假 护童不停步
三代接力奉送“爱心凉茶”
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走访慰问困难退役老兵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家门口守护银发健康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天平 晚晴B3用温情和专业守护群众权益 2025-08-13 2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