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A1: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率中央代表团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纪实
~~~小组赛第一轮B组比赛昨晚在仙游举行 戴龙成到场观赛
我市出台10条措施~~~
钟山镇南兴村、梅洋村:~~~
~~~
~~~“忠门蒸笼”加紧制作,将亮相国庆中秋龙舟·美食文化周活动
~~~——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新就业群体推进友好场景建设
高5米!一次能蒸3000个包子
“忠门蒸笼”加紧制作,将亮相国庆中秋龙舟·美食文化周活动

  直径1.3米、高5米,一次能蒸3000个包子的大蒸笼,将亮相莆田市国庆中秋龙舟·美食文化周活动。8月22日上午,记者前往湄洲东埔镇度下村探访蒸笼制作情况。

  盘制腰箍,编织底座,绑接竹篾,钻孔……莆田市级非遗“忠门蒸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进泉在现场忙碌,五六名技师分工明确、动作娴熟,并将已做好的笼屉组装起来(如图)。由于这次制作的蒸笼直径大,他们接到任务后,便马不停蹄开始备料,采买了产自南平的竹子和江西的柳杉木。5米高的蒸笼,大概分为26屉,每屉可以蒸100多个馒头或包子。黄进泉和技师们已经忙碌了十几天,目前已完成了10个笼屉的制作,预计9月5日前后全部完工。

  忠门蒸笼亦称卷炊、灶炊,始见于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已有430余年的历史。“我太爷爷那辈开始就精通蒸笼制作技艺。”黄进泉介绍,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制作蒸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岁起帮助父亲制作蒸笼的盖子,至今已有50多年蒸笼制作经验。

  传统的忠门蒸笼,是用富有弹性的柳杉木、鸭掌木配以竹片和山藤材料,经过30多道工序精心加工制作而成的。一套蒸笼一般由2个笼屉和1个炊盖组成。

  忠门蒸笼因具有质地牢固、轻巧美观、不变形、使用方便等特点,加之使用天然材料,蒸煮的食物带有淡淡清香,忠门蒸笼备受欢迎。作为“忠门蒸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黄进泉说,这项技艺承载着当地先辈及乡民的记忆。希望通过亮相国庆中秋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技艺。

  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文 陈斌/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仙游观察 文体
   第A4版:国内国际
“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 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
“莆超”热度攀升展现城市活力
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田园风光引客来
连续10年爱心助学
高5米!一次能蒸3000个包子
整合资源 真情暖“新”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要闻A1高5米!一次能蒸3000个包子 2025-08-25 2 2025年08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