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A1:要闻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来莆
今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印发~~~支持莆田建设世界妈祖文化公共信息平台
~~~市领导带队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
~~~莆田供电公司完成19座变电站检修
~~~
~~~市领导调研龙舟赛活动筹备工作
莆田桂圆自宋代起即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其焙制技艺历经千年传承,入选省级非遗——~~~
莆田桂圆自宋代起即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其焙制技艺历经千年传承,入选省级非遗——
兴化桂圆甲天下
图为桂圆传统烘焙技艺传承人黄建森(左)展示制作技艺。    全媒体记者 杨怡玲 摄

  “桂圆是我们莆田的特产。”随着《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节目热播,莆田桂圆亮相央视,荧屏上的这句话,充分展现了莆田地灵物阜,桂圆出类拔萃。

  桂圆的“母亲”是龙眼树,树上鲜果叫龙眼,采撷下加工为熟果才是桂圆。木兰溪两岸气候温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质适宜龙眼树生长。唐御史黄滔在《黄山黄岩寺碑铭》记载,莆田东峰庙早有龙眼栽植,迄唐乾宁二年(895),仍见“嘉树比桠”。这是我市栽植龙眼最早的文字记录。时至今日,龙眼为莆田“四大名果”之一。

  莆田的桂圆焙制技艺历经千年,入选省级非遗。记者了解到,古法烘焙经过采摘、剪枝、浸洗、摇砂预晒、初焙、分筛、复焙、分装九道工序,3公斤龙眼可焙制1公斤桂圆干,粒粒皆精华。宋代起,“兴化桂圆甲天下”,是皇家的贡品,百姓的珍品。《兴化府志》记载,宋代兴化军每年向朝廷进贡桂圆600多公斤。当时大量的桂圆运销江浙和江淮地区,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明清时期,桂圆是兴化商帮的主要商品,全国各地约有200家兴化桂圆商行。

  据《莆田市外经志·莆商发展史卷》记载:清末,涵江霞徐街的黄邦杰开设多处新鲜龙眼收购站和龙眼烘焙房,制作兴化桂圆,专门从事批发业务。而后,其兄弟商号越开越多,有瑞裕、鼎和、大同、泉裕等,称为“黄家门”,精心焙制的桂圆成为药食同用的佳品,是各大中药铺采购的首选。

  “‘南桂圆、北人参’,桂圆有开胃健脾、补虚益智、养血安神等功效。”桂圆传统烘焙技艺传承人黄建森,毕业于福建医药学校。他15岁掌握家族传承的“黄家门”桂圆焙制技艺,根据药食同源原理,把祖传技艺与现代食品制作规范流程相结合,不断完善桂圆手工制作生产标准,挖掘其最大的药用价值。

  “把好桂圆产品质量关,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目前,黄建森在华亭镇、盖尾镇、梧塘镇等龙眼种植区建立了“黄家门”桂圆干烘焙基地,努力培养新一代传承人,把祖传技艺发扬光大。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书香
   第A3版:国内国际
   第A4版:生活
利企惠民“暖心线”
征求立法建议 推动无偿献血
支持加快数字木兰溪建设
发挥代表作用 让城市更文明
设备“健康上岗” 保障用电无忧
图片新闻
精心组织赛事 落实安全措施
兴化桂圆甲天下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要闻A1兴化桂圆甲天下 2023-06-11 2 2023年06月1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