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3:三湾潮
~~~
~~~
~~~
~~~
莆仙方言童谣赏析~~~
红团
郑倩 作

  □易振环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每年腊月廿七前后,地处山村的老家家家户户开始蒸制过年食物——红团。

  “红团番薯起,过年吃欢喜。”过年、婚嫁等民俗活动,红团是必不可少的供品,亦是一种民间特色传统美食。因为莆田红团形圆、色红、馅甜,寓意团团圆圆、红红火火、甜甜蜜蜜,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一种吉祥喜庆的载体象征。

  莆田红团制作技艺在民间发展至今已有千年,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清代莆人王怀有首竹枝词写道:“年边岁届家家忙,巧女飞针绣新装。郎伯东街沽美酒,娘妳灶间印红团。”该词最后一句生动地描述了制作红团的场面,既温情又喜气。

  蒸制红团,历来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年货。就是在粮食紧缺的年代,再穷的人家过年也要做红团,只是以煮熟的干番薯丝为馅。家庭条件好的则会蒸米馅或绿豆馅的红团。那时,秫(糯)米的亩产极低,家里常用一整年积攒的秫米,与少量粳米混匀浸泡一晚,于次日清晨捞起沥干,用石碓舂成米齑(粉末状),再用细目筛筛成细粉,倒入竹笠并摊开晾干,用于制作红团皮。后来,有了磨坊和袋装精粉,做红团皮方便了不少。

  红团是蒸食,由皮和馅两部分组成。先向米齑加入适量的开水和食用红,不停地搅拌、揉压,直至不粘手为止。揪一小部分搓成圆长条,截段、搓成一个个小团,依次用手掌摁压成薄饼状,就成了红团皮。红团皮制作有讲究:太厚,影响口感;太薄,容易破皮。因此,要控制好秫米与粳米的比例,压时掌握好力度,才能达到厚薄适度。若都是秫米多,红团皮太糯,蒸出来的红团太黏、不成型且外形难看;若粳米太多,红团皮太硬,蒸出来的红团外形虽然好看,但皮易裂。精准拿捏,不干不湿,糯黏适中,得凭多年的经验积累。

  红团馅大多是甜的,也有咸的。通常以绿豆或糯米加糖和之,有糯米馅、绿豆馅之分。其中,绿豆馅的红团最受大众的喜爱。民间有“红团绿豆馅,没吃悔三天”的说法。把淘洗过的糯米蒸成干饭后,加入红糖或白糖,用小火焖煮一会儿,待糖全部融化后,用锅铲翻搅,使糖充分渗透糯米,这个步骤叫“走糖”。若是绿豆馅,就得用煮酥烂的绿豆拌研碎的红板糖,做成馅。只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推陈出新,蒸制出红豆馅、黑豆馅、猪肉咸馅等红团,不断满足吃货的个性需求。

  备好皮和馅,便可印制红团。我还记得,母亲常会盛一碗凉水,置于灶台一侧,双手沾一下冷水,迅速从锅里抓起一把糯米饭,捏成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糯米团。只见,她先往红团印里撒些干糯米粉,拈起一张红团皮摊在手心,将糯米馅置入皮中,左手虎口把红团皮推上去包住馅,收口捏紧。收口朝上放红团木印模上,压成上拱下平球缺状的红团。而后,倒扣红团印,轻轻一敲,便把红团扣在垫底的红团叶(“大叶栲”叶)上,一个花纹流畅、印字清晰的红团就完成制作。剪掉红团叶多余的边角,整齐地排入蒸笼内,慢火蒸熟。

  刚出笼的红团,印刻着福、禄、寿、喜等字样或双孩儿、庆丰收等图案,喜气洋洋,铺满了大笠胡,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糯米混合着红团叶香气的红团红彤彤、热腾腾,香气四溢,色泽鲜红,美中透亮。等候多时的孩子手也不洗,顾不上烫手,迫不及待地抓起一个热乎乎的红团,用嘴吹了又吹,趁热轻咬一口。主妇们也暂时停下手中活儿,拿起一个品尝,欢天喜地地品论着红团的味道。黏黏的,软软的,软糯滋润、香甜爽口的味道,立即遍布舌尖和口腔。此刻,她们最自豪的是,把红团做得皮薄馅多、清甜爽口、不黏不滞、香甜适中。在充满着吉祥与快乐的氛围中品味红团,留在一生的记忆里。那人、那景、那情,伴随着蒸笼的热气,在时光里凝成一份独特的情怀,在村庄里升腾。

  红团的用途广泛,常分为“做岁团”和“成人团”。除上述做岁团外,结婚用的“成人团”,专用“双孩儿”印模,暗喻早生贵子。分给乡里乡亲每户一双,同一宗族的每户多一双,还有宾客“面前”一双,取成双成对、永结同心之意。因此,红团是莆田民俗的特殊礼品。逢喜庆日,主人常会馈赠贺喜的亲戚朋友红团一双或二双,以示感谢,受礼者亦视此为吉物。

  红团,寄托着人们期盼过上好日子、阖家团圆等愿望。红团,让人们在品味生活的同时,也品尝一座古府新城的别样烟火味。

  莆田红团带来家的年味,传递一抹“中国红”的乡愁,给团聚的家人增添地道淳朴的美味,存储吉祥喜庆的记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国内国际
   第B1版:民生
   第B2版:荔城观察 生态
   第B3版:三湾潮
   第B4版:金融周刊
年味杂忆
立春
红团
湄洲岛上的年
嘻哈谣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三湾潮B3红团 2024-02-06 2 2024年02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