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宝民
最近读了《暗店街》,作者是法国作家莫迪亚诺,他是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已经消逝了的过去;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暗店街》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小说的背景是二战后的法国巴黎,一个得了健忘症的男人,被好心的私家侦探于特收留,获得了新的身份——居依。居依为于特当了八年助理侦探,后来,于特退休了,居依想揭开自己的身份之谜,于是,他开始采访各种人物、收集各种线索,在获得了这些证据之后,他怀疑自己曾经拥有多重身份,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是照片上的那个年轻人?还是许多人指认的南美外交官?他的记忆是什么时候丧失的呢?是在逃离德战区的时候丧失的吗。莫迪亚诺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寻找自己身份的男人,这个男人神秘的过去,被掩藏在德战时期的巴黎,那是法兰西记忆的黑洞……
这部小说出版之后,好评如潮,类似侦探小说的写法,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兴趣。有评论家认为,以历史再现需要与个体的记忆缺陷之间的对抗作为角度,这种对抗是莫迪亚诺处理他许多小说中语境的基础,语境则是纳粹对法国的占领。还有的评论家认为:莫迪亚诺小说主体部分最大的悖论,是它通过一个历史时期变得晦涩这一过程,努力地把它交代得更加易于理解。
阅读这本小说就像穿越一座迷宫,不但主人公忘记了自己的身份,读者也容易在小说中迷失自我。《暗店街》通过迷宫的象征,让文本既安排有序,又悬而未决。直到小说的结尾,并且通过文本中各式各样的要素,迷宫这一形象既维系了发现的次序和终局,以及理解会战胜经历的混沌和歧义这一可能性,也同时侵蚀着我们对这种可能性的信念。读者最终所能知道的一切就是:文本本身暗含在这混沌之中。正如居依写给于特的唯一一封信中所说的那样:“我觉得一切都那样混乱无序,那样破碎不全……在寻觅的过程中,我会突然想起一件事的某些细节,某些片段……总之,或许生活正是如此……”
读罢全书,飘浮在脑际的全是记忆的碎片,不仅仅是一个失忆男人的记忆碎片,也是整个法兰西民族的记忆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