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
端午节还没到,小妗子就来电问“鸡蛋草”的事。
原来,岳父老两口今年准备在榕城过“五日节”(端午节),老人家要小妗子上街买“午时草”,并特意指定要有煮蛋用的“鸡蛋草”。
“鸡蛋草”是本地民间端午节用于煮蛋着色的药草,具体植物就是山矾科的华山矾,为小型灌木,而不是“草”。山矾古作“山礬”,传统俗称“椗花”,华山矾与山矾形态相近,但叶片较宽,叶质更柔,并且边缘密布细尖锯齿。
用新鲜或“青曝”的华山矾枝叶煮蛋,能给蛋壳着上鲜亮的黄色;如果枝叶不新鲜或长久放置,着色效果就会变差,所以,民间多用鲜品。
莆田民间,都把华山矾作为端午节煮蛋的药草,不过不是单用,而是把华山矾作为“午时草”之一,跟其他“草”混在一起烧水煮蛋。
“午时草”就是用来“燃午时水”(“燃”读同方言“领钱”之“领”阳平声,为方言“烧火”“烧水”之“烧”)的药草。
民间所谓“午时水”,并非单指用“午时草”烧煮的水。因为传统民间在端午节除了“燃午时水”,还有“担(挑)午时水”。后者就是家家户户都于正午时分挑水,并储满水缸。这种取水的做法其一是图吉利,“水”能使财富“涨”“发”,挑水并储水满缸就象征着聚财和发家致富;其二是使饮水更洁净。乡村,普遍多户人家共用一口井,大家集中在同一个时段取水,井水也就更“鲜活”。
民间认为,用“午时草”烧煮的“午时水”,有特殊的药用价值,用这种水洗身,可保全年不“生头发尾”(患上各种皮肤病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炎症)。那么,“午时草”具体又有哪些草呢?
“午时草”通常由几种到十几种“草”组成。除了必有的“鸡蛋草”,用于悬挂的艾草和凤花,以及大豆的植株都是就便之选。此外,还有随手所及不拘种类的各种鲜草及小灌木。因为民间有“兔舂药”的传说,说是嫦娥的玉兔终年都在舂(捣)着一碓(臼)药,并于每年的端午节舂成出碓,是日午时,嫦娥会把药撒向人间,所以,午时采收的任何草木都是“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