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A2:要闻
~~~我市多举措满足各类人才住房需求
~~~我市这一经验好做法在全国推广
~~~“仙作红木共享交易平台”加入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
~~~
“棕衣之乡”涵江区白沙镇广山村蓑衣制作技艺历久弥新——~~~
~~~
~~~
健全人才安居体系
我市多举措满足各类人才住房需求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住房是民生之本,更是各类人才在城市立足的基础。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部署要求,着眼高层次人才、新就业大学生、新市民、稳定就业群体的住房需求,通过4种方式筹集人才住房,倾力打造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

  针对高层次人才,我市采取购房补助、租房补贴、公寓(周转房)、支持刚需购房等保障方式,其中高层次人才房选取中心城区、大学城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配套生活设施丰富的地段,采取商品房购买、盘活等方式筹集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筹集人才住房540套。

  针对各县区专业性技术人才,包括来莆落户就业的高级技师以上学历的青年人、“雁归工程”回莆就业的莆籍学子及海岛、偏远山区干部和基层教育、医护等领域专业技术紧缺急需人员,各县区结合存量房源,统筹安排人才公寓用于解决住房需求,对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租金减免。截至目前,各县区(管委会)共筹集仙游县中兴小区、城厢区七中山人才公寓、湄洲岛人才周转房、北岸妈祖健康城人才公寓等项目共计147套人才周转房,累计提供人才住房周转保障约300人次。

  针对基础性人才,由各县区(管委会)统筹纳入政府公租房分类保障。全市公租房面向园区(开发区)用人单位和城市运行一线行业实施定向分配189家单位2362套,历年累计实施园区企业外来务工定向配租约1.06万人次,其中累计保障环卫工人607人、公交司机268人、青年医生70人、青年教师81人、农民工1036人、进城落户家庭268户。

  针对来莆务工人员群体,我市通过加大园区配套住房供应统筹解决。推动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荔城区经济开发区、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等生产性企业自建宿舍公租房7091套,用于保障企业用工,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创造条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国内国际
   第A4版:新闻沙龙
   第B1版:产经
   第B2版:城厢观察 教育
   第B3版:天平 晚晴
   第B4版:卫生
健全人才安居体系
指上云端办理门牌
买红木产品享受补贴
图片新闻
老手艺编造新“潮品”
妇女骑车摔倒被压 公交司机停车相助
新闻点击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要闻A2健全人才安居体系 2024-12-04 2 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