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秀屿区人民检察院聚焦发展大局,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工作主线,以高质效检察履职,促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秀屿区是我市临港产业发展主阵地,聚焦“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秀屿区人民检察院深入实施“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该院联合法院等部门在当地商会成立“法检小助”工作站,通过定期会议、定点服务、信息互通等制度,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在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该院持续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新兴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生命健康产品、鞋服产品等领域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在此期间,该院依法提起公诉的冯某某、王某某等4人假冒注册商标、妨害作证案,入选全省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优秀案例。
紧盯办案中发现的企业安全生产等风险隐患,该院坚持依法惩治和协同治理一体推进,通过及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企业健全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体系。同时,开展侵害企业利益犯罪的涉财产执行专项检察,帮助企业对症施策,堵塞制度漏洞,推动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社会效果。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秀屿区检察院全面落实最高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协同推进“四大检察”民生领域综合履职。
秀屿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吴晓丹介绍,该院联合法院、司法局、人社局等单位共同会签《关于建立支持起诉协作机制的工作意见》,设立“支持起诉联络站”,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先后召开联席会议5场次,促进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线索,办理民事支持起诉38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3件,督促为71名农民工发放劳动报酬139万余元。
聚焦基层治理,该院结合秀屿区实际,建立“和风细‘屿’”检察多元解纷工作室,健全检调对接“五合一”工作法,常态推进轻伤害刑事案件捕前诉前刑事和解、认罪认罚从宽机制,促成轻罪刑事和解58件62人。同时,联合地方打造“海上枫桥经验”秀屿模式,参与矛盾纠纷调处20余起,挽回渔民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与此同时,该院还建立全程跟踪回访台账,灵活采取电话回访、联合走访等形式,确保各类生效调解、裁判文书得到实际履行。针对妇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受害群体,发出督促监护令、检察建议等17份,防止出现“法律白条”。此外,加强对涉案困难群体司法救助线索的移送、办理,已集中发放司法救助金46.4万余元。
服务两岸融合发展
秀屿区人民检察院在保护传承妈祖文化,服务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方面,坚持以公益诉讼为抓手,协同打好妈祖文化“保护弘扬牌”和“两岸融合牌”,凝聚起妈祖信俗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合力,让妈祖文化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中焕发新时代光彩。
该院会同公安、网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妈祖信俗文化活动司法保护座谈会,及时通报信息,提升妈祖信俗正面影响。针对涉台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不规范、保护不到位等问题,该院督促职能部门整改,发出检察建议、磋商函9份。
全媒体记者 林英
通讯员 王秋迪 陈秋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