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玻璃不用水?还不用人工分拣?5月21日,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前往福建长城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实地探访福建省首条碎玻璃加工干洗生产线。
走进碎玻璃加工“干洗”车间,全长100多米的生产线正满负荷高效运转,只见废玻璃从进料口进入后,经过各道工序环节,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干净剔透的玻璃碎,全程无需一滴水,实现了“零废水排放”。
长城华兴玻璃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轻量化玻璃瓶生产基地。其将“无废工厂”目标融入全流程,每年消化14万吨废玻璃,既缓解固废处理压力又降低生产成本。
为加快提质提产提效,公司坚持技改创新,去年9月投资3000万元建设全国技术领先的碎玻璃加工干洗生产线。今年2月,生产线正式投用。
“干洗生产线投用后,生产效率翻了一倍。”谈及这条生产线,公司工程师陈天富满是自豪。他表示,传统玻璃碎加工依赖水洗工艺,虽能实现基本清洗,但能耗高、水资源浪费严重,且工作效率低。新引进的干洗生产线则集成了除铁、破碎、除尘、烘干、分色等全套创新工艺,依托智能化设备实现全流程自动筛选,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日产能从原本的200吨提升至400吨。
值得一提的是,“干洗”后的碎玻璃品质出众,纯度达到生产标准,可作为优质原料回炉再利用,回收利用率提升50%,真正打通了玻璃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的“绿色通道”。
陈天富展示了一组数据:与传统水洗工艺相比,干洗生产线每年可节约用水量44万吨、天然气27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1378吨。从“水洗”到“干洗”,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实现“双赢”。曾雅燕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