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林英 通讯员 林伟 林思宇 梁龙龙 文/图
前不久,2025年第二季度全省重大项目晾晒考评较好的县(市、区)名单公布,秀屿区位列全省县(市、区)第三,连续两个季度稳居前三。
今年以来,秀屿区持续深化拓展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聚焦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奋勇争先、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了“双过半”。其中,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3个指标比增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固投、财政总收入、农业总产值等4个指标比增居全市前列。
攻坚项目破局前行
1月2日取得配套送出工程水保批复,1月21日取得送出环评批复,3月31日取得水工证,4月24日配套送出工程取得用林批复,6月6日取得配套送出工程林木采伐许可证……今年以来,平海湾海上风电场DE区建设的“进度条”不断刷新。这一连串进展的背后,是秀屿区发改局项目专班的全程助力。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今年年初,秀屿区启动“重点项目攻坚年”行动,坚持“以优质项目论英雄”,打好谋划储备、招商引资、开工建设、竣工投产、扩产增资“五大战役”,全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该区各套班子全员挂钩重点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班一服务”,配套“周推进、半月晒、月调度”动态跟踪机制,构建起全程闭环的项目管理体系。同时,围绕“招商洽谈、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建立动态化闭环管理机制,招商、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提前介入服务,强化保障。
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突破口,该区打造“一站式”项目服务体系,让项目从策划到投产全程无忧。深化审批服务改革,推行项目审批专班管家服务,提供全流程帮办导办,从“能办”向“好办”全面升级。实行并联审批制度,确保重大项目“策划即入库、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用”。
在要素保障方面,该区着力推进用地用林用海保障,聚焦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落实周转耕地指标,完成建设项目用地组卷上报,推动经营性土地出让和低效土地盘活,办理多宗涉海、涉林手续,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据统计,上半年,秀屿区成功签约37个产业类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突破性进展,己内酰胺制己二胺、平海湾海上风电场DE区、三棵树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一期二阶段等18个项目顺利开工;华青年产1万吨生态纺织面料生产线技改、南日岛海洋文化创意园、秀屿城区绿化提升工程等21个项目竣工。全区26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超序时12.2个百分点,6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1.5亿元、超序时3.9个百分点,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量及投资序时均居全市第一。
产业服务精准赋能
连日来,位于笏石工业园的福建基诺厚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类智能化制药设备高速运转。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产值2.67亿元,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
作为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的示范项目,基诺厚普是全省首家唯一一家经FDA批准的注射剂GMP工厂,也是全球唯一拥有重组司美和全合成司美双DMF的生物技术公司。为进一步提升产能与核心竞争力,去年,该公司实施技改项目,不新增用地,在现有研发平台和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扩建改造,购置高端化工艺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秀屿区工信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该技改项目获得省技改贴息补助,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保障项目按期推进,并为后续扩产建设奠定基础。
秀屿区充分发挥技改撬动存量优化的作用,深入推进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由区工信局定期组织企业申报省、市重点技改项目。上半年,共推进永荣科技、三棵树新材料等17个项目列入省、市级重点技改项目。
今年以来,该区积极贯彻“两新”政策,深入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资金、人才、土地等各类要素加快向工业汇聚,集中开工建设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项目,有力支撑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指导企业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和设备更新贷款贴息资金,提振企业投资信心,有力拉动投资增长。上半年,全区工业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入选数量3个,安排资金8650万元,入选数及安排资金总额均为全市第一。
在落实惠企政策补助政策方面,该区对接各级惠企政策,通过走访企业、在微信群发布政策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先后组织永荣科技、华峰新材料、基诺厚普等企业参加第十九期工信大讲堂,加强对超长期特别国债、融资贴息政策解读,扩大政策宣传面;组织赛纤新材料、燃气发电两家企业申报省级工业龙头企业,组织中锦新材料、丰弛鞋业等68家企业成功申报2025年“白名单”工业企业;推荐正巽绿城建材有限公司、良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7家为重点支持的优质企业,加速企业成长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强劲合力。
第三产业提质增效
暑期,秀屿万达广场人气持续高涨,消费旺盛。该广场联动各商户共同举办消费节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商场日均客流、日均销售同比增长明显。
这是秀屿区深耕现代服务业、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秀屿区商务局紧扣“购在中国·全闽乐购”消费促进工作部署,通过政银企协同、线上线下同步,围绕“焕新迎春(1—2月)”“春满八闽(3—5月)”“缤纷夏日(6—8月)”等消费主题,突出重要节假日、重点商圈综合体、主要消费品类等消费热点,积极组织开展专题促消费活动,带动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1.65亿元,同比增长7.4%,增幅居全市第一。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区共开展“全闽乐购 富美秀屿”系列促消费活动7场,举办主题活动4场,投入“全闽乐购”专项财政资金228万元,带动消费超千万元。接下来,该区将充分把握中秋、国庆、年终等消费节点,持续开展“全闽乐购”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力开展汽车、家电、家装厨卫、3C产品、电动自行车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商贸流通、服务消费、电子商务、夜间经济等相关促消费政策措施,不断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本土品牌持续壮大,为三产添势。今年3月,该区组织易太食品等14家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食材电商节,达成意向交易额2.6亿元。其中,海和惠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食材电商节年度最具潜力品牌,易太牛肉类速冻调制菜肴连续五年稳居中国餐饮渠道销售额第一。
为推动三产整体跃升,该区强化监测分析,依托第三产业领导小组,对第三产业重点行业进行跟踪监测,每个季度进行分析研判,找准制约发展的关键环节,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在抓实新增入库方面,深挖资源,外引内促,建立全区商贸业、服务业新增转上培育库,推进“个转企”“下转上”,培育三产发展新增长点。
此外,该区还围绕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工贸分离、电子商务、服务业招商等三产重点工作,强化龙头企业跟踪服务,推荐上报2025年商贸业、服务业“白名单”企业64家及重点支持企业11家,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更奋楫。下一步,秀屿区将持续锚定全年目标任务,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基、消费为要,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服务提效,全力冲刺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