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高龄、衰弱、吞咽障碍与营养危机同时降临,如何为脆弱生命筑起一道安全的“营养防线”?最近,莆田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含风湿免疫科)成功开展莆田市首例电磁导航下床旁鼻肠管置入术。这项融合“实时可视化、零辐射、高精准”的医疗新技术,为高龄患者的营养支持带来了更安全、更舒适的解决方案。
89岁的患者陈某因“老年衰弱综合征、肺部感染、吞咽障碍”入院,病情复杂危重,严重营养不良,生命体征不稳,急需有效营养支持;吞咽功能显著下降,经口进食易引发呛咳甚至窒息。若采用普通鼻胃管,发生误吸风险极高,可能加剧感染,危及生命。
“对陈某来说,营养支持就是生命线。”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团队综合评估后认为,应将营养管置入至空肠,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误吸。但传统置管方式犹如“盲人摸象”,成功率低、操作时间长,且需多次X线曝光定位,对高龄虚弱的患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为更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率,该科医生启用电磁导航鼻肠管置入技术。
这项技术如同为置管操作装上“高清导航”,实现了三大突破:一是实时可见,安全可控。电磁信号全程动态显示导管路径,精准避让气道,有效防止胃内盘绕。二是无辐射伤害,床旁完成。摆脱对X线的依赖,尤其适合不宜搬动的高龄患者。三是微创高效,体验更舒适。一次性成功置入,减少反复调整对黏膜的刺激,患者耐受性显著提高。
整个置管过程顺利迅速,陈某未有明显不适。营养管路建立后,老年病科团队立即为其制定并启动了个体化肠内营养方案。目前,在该科团队的精心照护下,陈某营养状况持续改善,病情趋于稳定。
“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老年疑难疾病综合救治水平再上新台阶。”市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林振伟表示,衰老常伴随吞咽障碍和多病共存,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是治疗的基础。电磁导航置管技术真正实现了“看得见、放得准、损伤小”,适合高龄、衰弱、卒中及痴呆等高风险人群。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