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历克罗恩病肠穿孔危重症的患者许某,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顺利康复出院。这场历时3个多月的精心救治,展现了该院胃肠外科与消化内科团队在炎症性肠病(IBD)诊疗领域的过硬技术水平和协作能力。
据了解,许某因突发剧烈腹痛被紧急送至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经检查,确诊为“克罗恩病并发急性肠穿孔、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情况十分危急。该院胃肠外科一区林伟教授、郑龙志主任医师团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并在多学科协作的有力支持下,成功为患者实施急诊手术。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例,医疗团队采用了分期手术策略。”林伟教授介绍,首次手术不仅完成了肠穿孔段切除,还精心设计了肠造口位置,为后续还纳手术做好充分准备。3个月后,当许某身体状况达到手术标准时,胃肠外科团队再次成功实施肠造口还纳术,恢复了其消化道连续性。
消化内科团队在本次救治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患者入院初期,消化内科林剑博士迅速参与诊断和病情评估,为急诊手术提供了关键决策支持。林剑博士指出,克罗恩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在患者术后恢复阶段,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药物治疗方案与营养支持计划,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策略,为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许某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与消化内科之间长期、紧密的协作机制。胃肠外科团队在克罗恩病的手术治疗,尤其是复杂腹腔感染处理、肠造口技术及术后快速康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消化内科团队则擅长克罗恩病的内科综合治疗,尤其在生物制剂应用、营养支持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具备专业优势。
两个团队通过定期联合门诊、共同参与MDT会诊、共享患者诊疗信息等方式,实现了从急诊救治到长期管理的无缝衔接。“消化内科团队主要负责患者的长期药物治疗与病情监测,外科团队则在必要时及时介入手术。”林伟教授表示,“这种高效的内外科协作模式,显著提升了诊疗质量和患者体验。”
目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炎症性肠病(IBD)诊疗中心已构建起集内科治疗、外科手术、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于一体的全流程诊疗体系。胃肠外科与消化内科团队共同制定了标准化诊疗路径,确保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都能获得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3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牵头成立“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福建炎症性肠病专病联盟”,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被授予常务理事单位。近年来,该院IBD团队依托医院雄厚技术力量,与福建医科大学IBD诊疗中心、同济大学IBD研究中心等保持深度合作,已成功诊治多例复杂疑难克罗恩病患者。
陈建飞 郭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