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莆田九十五医院消化内科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紧急救援。医护团队果断处置,成功将一名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突发险情:内镜下的生死营救
“医生,快过来,她又呕血了!”当天,莆田九十五医院消化内科病房的宁静被家属焦急的呼喊声打破。
60岁的患者吴某因肝硬化并发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正在住院接受治疗。听到呼救声后,医护人员立即冲向病房。主治医师蔡沣带领团队展开抢救,开通静脉通路、备血、降低门静脉压力、升压等措施有序推进。但患者病情进展迅猛,心率加快、血压难维持,反复呕血、便血,情况危急。
正在消化内镜检查中心的田孝锋副主任医师接到通知后,飞奔赶到现场,判断内科保守治疗已无效,可供选择的方案是内镜下治疗、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其中更好的选择是内镜下治疗。患者丈夫当时已是六神无主、犹豫难决,等待远在仙游的儿子过来决定。
病情救治刻不容缓,患者血压只能维持在60/30mmHg,急查血红蛋白显示只有38g/L。田孝锋深知时间就是生命,在与患者儿子电话沟通并征得同意后,将患者推往手术室,边输血边抢救。
胃镜下可见鲜红色的血凝块充满整个胃腔,胃底一根曲张血管正在活动性喷血。医生立即为患者施行“胃镜下钛夹联合胃底静脉硬化+组织胶注射止血”,成功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事后,患者儿子还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一个月后,吴某回到医院复查,检查结果显示其胃底静脉曲张已明显消退。
疾病科普:警惕肝硬化出血“杀手”
莆田九十五医院消化内科兼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郑建军介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内科最凶险、死亡率最高的急症之一。
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仅作为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条件进行胃镜治疗时的暂时过渡手段)、TIPS治疗(即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适用于部分难治性病例)、胃镜治疗。其中,胃镜治疗已成为当前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静脉曲张套扎(EVL)、硬化剂注射(EIS)、钳夹法或组织黏合剂(组织胶)注射治疗等。
肝硬化是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常见于乙型或丙型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其他病因包括门静脉血栓、肝静脉阻塞、先天性或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等。医生表示,肝病患者应积极防治原发疾病,定期到专科医院复诊,避免病情进展至肝硬化阶段。做好一级预防,才是守护健康的根本。
在技术保障方面,莆田九十五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目前配备了奥林巴斯290系统、超声胃镜、德国爱尔博VIO200D治疗平台等先进设备,在消化道早癌诊治、急危重症救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团队将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以专业技术与责任担当,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苏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