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10月11日,随着最后一列满载铁矿的列车缓缓驶出湄洲湾港铁路支线莆田东罗屿港,当日开行货物列车达到16列,日装680车,创下福建铁路疏港日装车最高纪录。
据悉,我市成立港口专班,配强力量、定期调度,高效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加快建设“亿吨大港”,以港口高质量发展汇聚物流、信息流、人才流等,推动产业集聚。湄洲湾港口此前因空车配送难、股道运用紧、装卸效率低等因素,日装车疏运能力最多为13列。对此,市港口专班召集相关部门召开港口涉铁货源组织工作协调会,协调打通铁路运力瓶颈与货源组织衔接畅通路径,推动解决铁路、港口部门实际问题,助推铁路日装车输运能力提升至15列。
9月以来,电煤、铁矿运输需求大增,港口堆存压力和钢电厂保供需求迫切。市政府进一步对接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争取更大支持力度,组建攻坚团队协同破解难题。在货源与运力配置上,调度机车从3台增至4台,空车“随到随装”,同时加强24小时值班监控,提前调配。在作业流程优化方面,做到有需必装、应装尽装,实现罗屿、东吴站空车到港至出发不超3小时。此举使煤炭、铁矿装车时间分别压缩至3小时、2小时,装车效率同比分别提高14%、20%,车辆在港停时压缩10%,货物周转效率显著提升。增开鹰潭至莆田东站空车直达列车,避开动车时段,释放股道资源。通过一系列努力,湄洲湾港铁路支线日装车疏运达到16列,显著提升了港口集疏运效率。
铁路作为大宗货物运输的主力军,日装车数的提升,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受到企业主的点赞。大唐抚州电厂燃料部经理刘仉华说,空车到达罗屿港后,不到3小时就能出发,减少了仓储成本,也解决了库存积压问题。江西大唐国际新余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也受益匪浅,依托稳定增长的运量,预计全年降低物流成本2800万元。
市发改委港口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港口集疏运效率提升,实现了干线运输与港口疏运的高效衔接,为服务国家“双循环”格局、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供了样板。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港口+铁路”联动机制,拓展闽赣两省大宗货物新通道,加快打造“亿吨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