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莆田涵江医院呼吸内科沈章华副主任医师在对1名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复查中发现,其肺部血栓已被吸收,恢复健康。
原来,这名年过七旬的女性患者因咳嗽、咳痰、活动后气喘十余天,于2022年11月来到涵江医院就诊。急诊科和呼吸内科联合会诊,经CT和心电图检查,以“肺炎、气喘原因待查”收治呼吸内科病区。
入院后,医护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连接呼吸机,避免窒息,随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但没多久,患者突发异常,感到全身乏力、头晕胸闷、气喘不适。呼吸内科科主任廖明主任医师立马展开急救,并在急查心脏彩超、肺动脉CTA后,考虑为“急性肺栓塞”,患者随时有心跳、呼吸骤停的风险。
面对危急重症,廖明立即联合介入科会诊,并制定诊疗计划,使用药品“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若效果不显著则介入手术治疗。次日,介入科医师查房后发现,患者血栓已开始溶解,为此不再进行介入手术治疗。经过数日治疗,患者无胸闷气喘等症状,顺利出院。医生叮嘱其要定期复查并到呼吸内科门诊随访。之后,患者遵医嘱前往门诊复查。沈章华在查看肺动脉CTA时,发现患者血栓已被吸收,重新恢复了健康。
沈章华表示,这名患者住院时被评为高危组,情况相当危急,但在经过门诊长期抗凝治疗,终于康复,后续还会进行定期随访,守护患者健康。
据介绍,随访是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可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情况,同时也是把握药物的疗效和预防药品副作用的重要举措。其本质是对患者负责。对于慢性疾病,并不是患者住几天院、看几次门诊就能够解决的,实际上需要患者和医护之间频繁互动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涵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