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3:三湾潮
枇杷与手

  □叶范

  今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比往年早一点,枇杷成熟得也比往年早一点。春节期间,从县城回社硎老家,经书峰,发现已有两三位五六十岁的农妇各自拾掇着一篮枇杷,双手合拢放在双腿之间,悠闲地坐在马路边,一边聊家里长短,一边叫卖。这应该是今年最早的一批枇杷了。母亲冬春时节易患咳嗽,枇杷润肺,我亦忍不住馋虫,遂下车买枇杷去。

  正值黄昏,霞光流溢,温柔地倾泻在竹篮内。一颗颗枇杷整齐有序地排列在竹篮中,每一颗枇杷一半用玫红色的纸张包裹,一半露出脑袋,饱满、娇憨,橘黄的外皮在夕阳的映照下,璀璨得发亮,看得我舌尖发颤,垂涎不已。农妇亲切地让我试吃,果肉水润清甜,唇齿间瞬间弥漫春天的气息,我真想把这一篮的春天带回家。

  早春的枇杷价格不菲,于是我与农妇讨价还价。农妇起先坚持如果买一篮的话,才有优惠,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苦苦哀求”,她渐渐松动了价格。好不容易谈好了一个彼此都满意的价格,我开始挑拣,农妇反复叮咛我一定要小心翼翼,要从最上面一层拾起。刚挑几颗,她还是不放心,担心我手的力道太重,会磨蹭、碰撞到其他枇杷,于是伸手帮我一起拣拾。

  当她伸出手的那一刻,我的心为之一颤,为刚才自己谈价的“伶牙俐齿”羞愧不已。那是怎样的一双手,手背黝黑,皮肤又厚又皱,似陈年的老树皮,皱纹一层一层铺开,既深且长,五个手指像五条干枯的老树枝,但灵活、坚实而有力。她的手心,黑中透白,道道纹路深刻、清晰,纹路里沾满了细碎的黑色泥土。在日复一日中劳作中黑泥见缝插针地嵌入纹路,住进掌心。

  日常在城市的办公楼、市场、社区,办公桌上、餐桌上,与熟悉的、陌生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拥抱、握手、交换物件时,见过形形色色的手,没有一双是如此的黑,如此的厚,如此的纹路之深。认真地把眼睛扫向路边的其他的几位农妇,她们的手亦是如此。黝黑的手,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风吹日晒;既深且长的皱纹,刻着无尽的沧桑,然而当她们望着筐里的枇杷时眼角却是含笑的,流露出对岁月无声的热爱与坚守。

  黑夜将到未到,阳光的余晖仍是温暖,穿过树林吹来的风也是暖暖的。过一段时间枇杷将迎来丰收时节,我站起来,极目远望,漫山遍野的枇杷树宛似梨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概描绘的就是这样的景象,但这千树万树上朵朵亭亭玉立的不是梨花,而是用白色的纸包起来的枇杷。果农们为了防止枇杷被鸟啄咬,为了防止枇杷被雨打风吹落,为了保持枇杷外观美丽,为了枇杷有个好收成卖个好价钱;精心地为一颗一颗枇杷穿上了防护装。一棵树会结多少颗枇杷,一片果林又是会结多少颗枇杷呢?果农们在这一季又是要花多少昼夜为多少颗枇杷穿上“防护服”呢?

  果农的忙碌不仅在于包枇杷,还要松土、施肥、浇水、修剪枝叶、防止病虫害……做了所有该做的一切之后还要祈祷风调雨顺,无干旱暴雨霜冻等不良气候,方有一年的好收成。

  突然间我明白了眼前这农妇的手,明白了这满山的累累硕果,每一颗都是农人辛勤地包裹出来,每一颗都是农人耕耘的血汗结晶,每一颗都是大地奉献给人类的神奇礼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妈祖 快评
   第A4版:国内国际
   第B1版:民生
   第B2版:荔城观察 生态
   第B3版:三湾潮
   第B4版:金融周刊
记忆深处抹不去的乡愁
有福双至
怀念父亲诗二首
枇杷与手
老屋(外二首)
又逢清明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三湾潮B3枇杷与手 2025-04-01 2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