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在涵江区庄边镇岫山村,满山成片的枇杷树枝头缀满金黄果实,果农穿梭林间忙着采摘,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4月9日,记者走进岫山村果农詹志勇的枇杷园,只见枝叶繁茂的枇杷树上挂满纸袋,轻轻掀开,一串串橙黄饱满的果实如珠玉般垂落枝头。“这是我们的‘老树白梨枇杷’,树龄都有二十多年,果肉细绵,入口即化。”詹志勇随手剥开一颗,汁水瞬间迸出,薄皮下莹润的果肉透着晶莹,轻咬一口,清甜直润心田。
“现在每天线上线下订单不断,北京、上海的客户都抢着预订。”詹志勇介绍,果园主打的“早钟6号”和“老树白梨枇杷”均为优质品种,依托岫山村独特的山地气候和生态种植技术,果实以肉厚多汁、风味浓郁著称。为守护枇杷的天然本味,果园采用透气网眼套袋技术,让果实“喝”足山间露水,同时坚持“三不”原则——不打膨大剂、不催熟、不早摘,确保每一颗枇杷自然成熟,甜度可达14度以上。
目前,庄边镇枇杷种植面积超10859亩,年产值近5.86亿元,走出一条依托枇杷产业富民兴村的振兴路,枇杷已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黄金果”。(陈少希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