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湄洲日报社数字报纸
B3:三湾潮
戏班来到我们村

  □吴清华

  村里要做戏了,每年这个时候,整个村都弥漫着一种祥和又激动人心的气氛,天空特别的亲近,空气中弥漫着荔枝花开的阵阵香气,稻秧刚刚插好,稻田水面映着天空的云朵,仿佛被秧苗紧紧抓住,不忍让它们离开。

  载着戏班的船停靠在南渠边的河埠头。村人纷纷荷着扁担来到河埠头,把一箱箱装着布幕、戏服、道具、乐器、灯具的箱子挑回祠堂前的戏台上。我们孩子也来帮忙,把那些装不进箱子的长柄大刀、红缨枪等武器搬回去。有些戏班的演员也会跟船过来,有的在上家演完,甚至还没卸妆,穿着宽大的内层绸缎戏服,就过来了。我扛着一把大刀,一路上兴奋不已,不时学着戏里的武将,嘴上配着“咚锵咚锵”的音乐,有模有样地挥起大刀。旁边跟着的戏班演员不禁赞叹道:“模样不错嘛,你可以去演戏了!”

  其实小时候我差点成为莆仙戏演员。那年村里刚刚组建一个戏班,常借我二姑宽敞的房子排戏。我到二姑家玩,看着一件件挂在墙上的崭新的戏装,一把把整齐地排在架子里的刀枪,不禁来了兴趣。那些新招的小演员在练习靠墙倒立、倒立行走、翻筋斗、舞花枪等,我也跟着学了起来。没想到这些动作我一学就会,而且比那些招的演员做得都好,戏班老板见了很是欣赏,觉得我非常适合他们戏班里最缺的那个角色——小丑,就亲自登门找父亲。父亲坚决不同意,说孩子要读书。

  后来跟着奶奶看了很多戏。奶奶是个戏迷,附近村落做戏,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奶奶一定会去看,而且,一般会带上我。奶奶一手挎着一只高凳子,一手拉着我,顶着阳光,或者披星戴月,匆匆赶往戏场,选定一个最佳位置,放下凳子,坐好,静静等待戏台上的大幕拉开,等待一个个故事剥开它们的外壳,用人间情愫温暖她的内心。

  我就在高凳子旁边站着,有时候也坐在奶奶腿上。

  奶奶看过的戏,少说也有上百场,有些戏甚至看过多遍。对于每场戏的剧情,奶奶了如指掌。那次和奶奶在邻村看《高文举》,看到一半,我问,接下来会怎么样,奶奶摇着麦秆编成的扇子,自在地说:“接下来高文举考中了状元,被宰相招为女婿了。”我又疑惑了:“那他家里的老婆怎么办?”奶奶说:“老婆寻夫到相府里做了苦役。”“那最后有没有被高文举认出来?”“你仔细看就知道了。”奶奶卖了个关子,我只好乖乖地看着戏,等着期待中的结局。

  莆仙戏剧本大都以大团圆结局——不管过程如何曲折,结局总是美好的;不管坏人如何不堪,总要被处置的;不管误会如何深,结局总会解开的——所以乡人看了,心情总是好的,饭也吃得下,觉也睡得好,每天都能乐观地对待生活,甚至对于历经磨难的老人,有很好的治愈作用,所以老人也爱看。

  大学时上当代文学课,老师让大家轮流上一个小节。我把课本里的莆仙戏剧本《秋风辞》拿来讲。《秋风辞》有别于传统的莆仙戏剧目的悲剧性和历史性,是其闪光点,而对李寿、汉武帝等角色的人性挖掘深度,也较传统莆仙戏要深刻。《秋风辞》作者周长赋是我们镇上的人,前年他创作的《踏伞行》获得文华大奖,女主演黄艳艳获得戏剧梅花奖,男女主演被央视春晚邀请上台表演,这是莆仙戏在全国观众眼里的又一次高光时刻。

  《踏伞行》既是一曲古典爱情的赞歌,也对传统戏剧的现代观念融入做了有价值的探索。战乱逃难中,雨声淅沥,两个年轻人相遇并共伞,为这个浪漫的故事营造了一个凄美的背景。我最喜欢的是剧中的意境,雨中共伞、夜宿听雨,浪漫的故事在雨中一步步演绎。拖伞、拾伞、踏伞、抢伞、跪伞,这些莆仙戏传统科介,推动了剧情的进展,塑造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也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巧的是男演员与我重了名,而中学时班上也有女同学叫艳艳,大家误以为我俩都改行演戏了。

  陈仁鉴、郑怀兴等老一辈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剧作,《团圆之后》《春草闯堂》《新亭泪》等莆仙戏,在全国都影响不小。莆仙戏的创作传承,不同于一般的文学样式。去年看到央视主持人龙洋来到莆田历史文化街区,亲身体验莆仙戏传统科介蝶步,颇有感触。戏台上,一群孩子在表演莆仙戏《春草闯堂》的抬轿片段。几个孩子都只有五六岁的样子,他们化着妆,穿着小号的戏服,抬着道具,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写满一丝不苟。围在一旁的大人看了他们的表演,都发出啧啧的赞叹,手机镜头对着他们拍个没完。

  突然想起,有个学生在一篇作文中写到自己小时候曾经演过莆仙戏,我很好奇,但是听说她小姨是莆仙戏演员时,我就信了。莆仙戏的种子一直都在莆仙人心里的,随时都可以发芽,只要给它一些阳光和水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1版:要闻
   第A2版:要闻
   第A3版:国际
   第A4版:国内
   第B1版:民生
   第B2版:荔城观察 生态
   第B3版:三湾潮
   第B4版:妈祖 快评
相遇
客山联话
戏班来到我们村
春风花草香
怀念(外一首)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新闻热线:0594-2233580 广告热线:0594-269114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4-2606955
闽ICP备06035371号   闽公网安备35030002001038号
湄洲日报社(莆田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ptx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湄洲日报三湾潮B3戏班来到我们村 2025-04-15 2 2025年04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