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在福建智康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室,科技特派员熊保平正带领团队攻关一套基于影像云平台的医疗数据要素化技术应用框架。这项技术一旦突破,将让多源异构数据集成效率进一步提升,推动影像医疗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商品化,为企业发展带来全新活力。
这是城厢区推行企业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生动写照。为破解企业研发能力弱、技术瓶颈多等问题,今年以来,城厢区从高校、科研院所精准选派科技人才“一对一”入驻企业,以科技服务官身份破解技术难题,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动能。
作为城厢区的领军企业,智康云曾面临研发能力不足的发展困境。“以前碰到数据处理的卡脖子问题,只能找外部团队做一次性开发,成本高,后续迭代也跟不上。”公司负责人林平玉说,城厢区科技局牵线搭桥,将福建理工大学数字信号智能处理专业领域专家熊保平选派为智康云科技特派员,帮助企业搭建“数据、算法、应用”的研发体系,不仅缩短了企业研发周期,也进一步提升了研发投入产出比率。
这样的蜕变并非个例。城厢区科技局局长陈俊成介绍,为避免大水漫灌式服务,城厢创新构建了“需求导向、精准匹配、长效服务”工作机制,通过企业调研等方式收集技术需求清单,联动莆田学院、福州大学等高等院校,梳理人才能力清单,实现“企业出题、专家解题”的精准对接。
目前,城厢区已选派2025年—2026年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47名、团队科技特派员11支,涵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重点产业37家。这些科技特派员不仅是技术顾问,更是“创新教练”,将进一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科技是第一动力。下一步,城厢区将持续完善、巩固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探索“高校院所+政府+企业”协同创新模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城厢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科技尖兵。(陈颖 林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