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这儿缺水,很多农作物种不了。如今有了蓄水塘,可以‘旱涝保收’了。”水源有了保障,今年,秀屿区东峤镇峤江社区居民吴玉珍种植花生面积扩大了1倍。
该社区位于东峤镇集镇中心,有人口7091人,总户数1771户。近年来,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在家的多为老人和孩子。
峤江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许金育介绍,该社区耕地面积54.53公顷,不到1/5的水田,已于2011年流转蔬菜公司耕作,每年收取租金。剩下的大部分是旱地,缺水灌溉,土地产出效益低,无法帮助居民增收,其中20公顷旱地成了撂荒地。
2022年,我市全面推动1547公顷撂荒地台账复耕复种,该社区将工作重点放在农田改造上,通过为无水源的连片旱地找水,提高农田应对干旱的能力。
东圳水渠干渠总长89公里,峤江境内东圳引水支渠从武盛至峤江段约2.2公里,峤江社区大力开展东圳引水支渠修复工作,清运渠内垃圾,水毁除险,养护闸墩,清淤清障,锄草保洁,恢复多年来近乎荒废的蓄水塘,建立了7个蓄水塘,在今年1月全面投入使用。
今年以来的“杜苏芮”“海葵”等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为蓄水塘带来了充沛的水源。连日来,一些居民正忙着给花生和红薯施肥,乡间田野呈现一片郁郁葱葱。蓄水塘边的灌溉系统正在运作,源源不断的清水从管道中喷涌而出,汩汩地流向了农田(如图)。
许金育高兴地指着通往学校路旁的农田说:“我们社区通过实施土地平整、修建田间道路、完善排水设施、开展土壤改良等措施,将原有旱地变成良田,种上蔬菜、花生、豆类、薯类、玉米等高效经济作物,今年有个好收成了!” 俞书楠 黄诗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