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荔城区梅峰小学玉湖校区以15分钟课间活动为突破口,构建跨学科地面游戏矩阵,不仅让孩子们在课间“动起来、乐起来”,更让我们看到了“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该校在宽阔地面绘制新式“跳格子”,将数学公式、英语单词融入其中,使学生在蹦跳玩耍间,不自觉地开启跨学科知识的探索之旅。这种巧妙设计,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改变了传统学习的枯燥模式,让知识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丢沙包、萝卜蹲等经典游戏的回归,以及“体验长征”“地面安全飞行棋”等富有教育意义的新游戏的加入,不仅丰富了课间活动形式,更将文化传承与安全教育巧妙渗透,让传统在欢声笑语中延续,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展现了教育者的智慧与担当。
此外,该校将课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并精心规划课间活动方案,把操场打造成“知识游乐场”,体现了对教育规律的尊重,是对儿童天性的呵护。在这宝贵的15分钟里,孩子们不再是教室里的“困兽”,而是化身为欢快的小鹿,在知识的丛林中自由跳跃。而且教师参与课间活动的制度设计,当教师放下“师道尊严”,与孩子们一起蹦跳玩耍,教育的温度自然流淌。这种平等的互动,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更为孩子们树立了积极生活的榜样。
梅峰小学玉湖校区的实践启示我们,“双减”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教育生态的重构。它需要教育者以儿童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将教育融入生活,让成长自然发生。这样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减负不减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收获成长。 傅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