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北岸经开区山亭镇东乌垞村的水上乐园日日迎来男女老少游客,畅享水中清凉。这个乐园是该村发展文旅休闲产业的特色产品。
与湄洲岛隔海相望的东乌垞村现辖黄厝、九头2个自然村,全村共11个村民小组,1096户5007人,党员104人,海岸线1.5公里,滩涂面积6000余亩。近年来,该村坚持把“强村富民”摆在突出位置,激活自然禀赋,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利用临海优势和资源,理清发展思路,以股份合作、有偿转让等形式盘活闲置土地、滩涂等资源,拓宽创收渠道,2022年村级集体收入达130多万元。
念好“海”字经
深化乌垞中心村党委“强村带弱村”帮扶机制,按照“组织牵头、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模式,与西乌垞、新乌垞共同开发集体滩涂资源,将3个村的1500余亩海域滩涂养殖池统一发包出租,建设冷链仓储配套设施,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东乌垞、西乌垞、新乌垞3个村去年村集体平均收入超120万元,比增30%,实现“1+1+1>3”的叠加效应。同时,在可持续发展上再做文章,向路堤外海域要效益,积极引进新品种,截至目前,全村吊养深水牡蛎1000多亩、年产值800万元,海带养殖面积近千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带动就业劳力300多人。
写好“地”文章
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结合旧村改造,对村里的危房、旧房进行拆迁或者改造,按照统一设计、统一层次、统一层高的总体原则,全面推进总栋数45栋、占地面积90亩的“美丽新村”建设,并将剩余宅基地进行公开拍卖,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1000多万元。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由村集体牵头将零散土地统一整理、连片开发,投入7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向种养大户、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组织有效流转,规模种植胡红萝卜500亩,百合50亩,推动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
谱好“水”韵曲
创新发展思路,依托现有滞洪区,探索发展水上休闲、垂钓等乡村特色文旅休闲产业,采取“村集体+企业家+村民入股”模式,2016年建成集旅游、度假、游乐、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水上乐园,疫情前每天可接待游客300多人次。目前,正对水上乐园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吸引第三方专业团队入驻,以独具特色的水上娱乐设施,刺激与清凉体验并存的水上项目引领夏日玩水新时尚。同时,已投资110万元建设室内恒温游泳池,开办暑期培训班,成为全区首家游泳特色学校培训基地。 陈伟腾 黄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