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抖音平台反映荔城区个别市场摊贩涉嫌使用“鬼秤”,存在“短斤少两”现象。为进一步加强民生计量监管力度,营造公平计量消费环境,该区市场监管局上月底起在全区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民生计量专项整治“百日行动”,严厉打击利用电子秤作弊等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重点以夜市集中区域、集贸市场以及超市的电子秤为检查对象,重点检查在用计量器具是否存在使用未经检定、超过检定周期;是否存在使用改装、不合格计量器具或故意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
行动以来,该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市计量所加强计量监管,已出动执法人员62人次,检查各类经营者80家次,检查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89台,移送计量作弊相关违法行为3起。在做好计量监管的同时,执法人员进一步强化对经营者的计量政策法规宣传,督促其树立守法经营意识,并向消费者宣传电子秤防作弊常识,积极提高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营造人人了解计量、关心计量、参与计量的良好氛围。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群众可通过2种方法识别“作弊秤”,购物时如果对商家的电子秤不放心,可以使用集贸市场内的公平秤进行复秤,并保存好消费记录和凭证。在买菜前先用正常的秤称量手机等随身物品;商户称菜时,消费者先称手机,就可发现秤的计量是否准确。若遇到商户短斤少两的情况,请及时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吴恺敏 许丽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