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林步奇)自信访领域大走访大化解大察访“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涵江区白塘镇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为抓手,紧扣“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工作目标,结合征地拆迁、邻里纠纷、借贷劳资债务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突出“三坚持三到位”,及时发现和调处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依法稳控了一批高风险重点人员,有效化解了一批复杂的存量纠纷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队式”服务是白塘镇做好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发挥网格长、单元长队伍优势,结合老党员、村老乡贤、退休老干部、热心群众和三官一律队伍,组织各村打造村级矛盾纠纷调解小分队,大力推进矛盾纠纷调解队伍建设,统一服务内容,积极推进矛盾纠纷化解。
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网格长、单元长深入田间地头、居民家中排查走访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让群众少“少跑路”甚至“不跑腿”,极大限度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家中、村内。
该镇根据不同类型问题和特点,归类梳理,制定方案,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安定因素进行快速预警。对简单矛盾纠纷,及时摸清产生的原因,矛盾纠纷调解小分队共同化解,或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渠道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对重大复杂矛盾纠纷,及时流转上报镇攻坚办,由镇攻坚办联系职能部门进行综合研判,将重大问题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纳入工作重点,限时办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白塘镇在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和素养上下功夫,释放基层治理“新活力”。通过广播和宣传单页向群众宣传“致广大村民一封信”,引导群众用正确方式处理矛盾纠纷。积极打造“线上枫桥”品牌,采用线上普法的方式,每周定期在各村群众联系群里转发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推文,充分利用涉民生领域的典型案例引导当地群众建立起孝顺和睦、团结友爱的婚姻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切实提升农村群众法律维权意识,将矛盾消化在摇篮中。
融合新时代“枫桥经验”,该镇强化工作机制,紧盯重点行业、重要区域潜在风险隐患,对中央、省、市交办的信访件,由镇主要领导亲自牵头负责,成立工作专班,通过重心下沉、关口前移、联防联动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信访人打开心结,回归理性,实现停诉息访,治重化积件得到有效破解。
目前,白塘镇已排查调解各类纠纷269件,调解成功234件,调解成功率86.99%,涉及群众500余人,获得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誉,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